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计生协、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爱卫办在全省全面推开该项工作,发挥计生协网底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推动卫生健康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助力打通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依靠乡村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此前,存在资源不足,能力不够,且难以满足群众日益提升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将基层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加以融合,便于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的工作格局。《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动员各方广泛参与健康中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计生协等群团组织的优势、作用和力量。计生协作为党领导下的卫生健康领域最大的群团组织之一,具备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优势。

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一般由7~9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委员若干名,由计生协秘书长担任副主任,或者与计生协会员、志愿者共同作为委员,各级计生协深度参与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

一是实现职责融合。将计生协“六项重点任务”中的宣传教育、计生家庭帮扶、家庭健康促进等相关内容融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责之中,实现公共卫生工作和计生协工作的同步推进、成效叠加。

二是引导群众自治。计生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将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与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相结合,在公共卫生方面引导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是注重活动开展。各级计生协在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中坚持“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的理念,积极协助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健康宣讲、体检服务、健康关怀、走访慰问等健康宣传服务,引导群众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助力幸福家庭创建。积极倡导爱国卫生运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提高环保意识,杜绝不文明卫生行为习惯,将健康、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计生协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中能够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一是资源优势得到互补整合。建立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后,村“两委”公共卫生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更主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成为联系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行政管理与业务服务、基层卫生与计生职责和力量有机融合,计生协、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由原来卫生部门“单打独斗”变成群策群力。二是应对措施更加及时有效。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健康促进、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服务更加及时便捷,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各项任务得以落实落细。部分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根据不同群体,设立了健康生活倡导组,慢病管理服务协调组,残疾人等困弱群体帮扶组,家庭发展服务组等若干工作小组,落实相应职能任务,形成与群众无缝衔接的自治共建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四是实现多方共赢良好局面。居民层面,公共卫生理念“从无到有”,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村级层面,公共卫生机构从无到有,公共卫生意识由弱变强,公共卫生管理由台后走向台前,抓公共卫生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乡镇层面,公共卫生职能由单一转为综合,管理行为由部门转向政府,突出了乡镇党委、政府抓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的组织、指导、实施、规划、协调等作用,有效构筑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协会层面,村级计生协组织网络得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发挥,家庭健康行动、基层群众自治、计生家庭帮扶等工作得到有力落实。

做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得力助手

计生协是卫生健康领域最大的群团组织,是做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得力助手。为保障各级计生协参与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开村(居)民委员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省市县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计生协,赋予计生协相关职责。为保证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有序开展,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由省计生协负责编制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指南;各地广泛开展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培训,各村居基本掌握了组织建设、职责、工作制度等;依托省计生协/省人口健康基金会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安徽省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信息系统,逐级加强培训,各级计生协负责及时录入和更新相关信息,便于全面掌握各地工作动态,促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全面推开,提升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水平。

安徽省发挥计生协群团组织优势、在全省全面推进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已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纳入《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继续探索工作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夯实基层卫生健康网底。